12月18日,在太榆退水渠小北格橋段,一臺打樁機正在將一根根混凝土波浪樁插入河道內——這里正在建設一座長800米、寬40米、深1.5米的沉砂池。此次實施的為太榆退水渠水質提升項目,通過在河道內設置沉砂池以及安裝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凈化上游河道內因雨污分流不徹底而匯入的少量污水。
太榆退水渠是汾河的一級支流,修建于上世紀70年代,承擔著太原南部新區(qū)、晉中城區(qū)的排退水,沿線村莊多、排污口多,一直是汾河水質治理的重點和難點。
從去年12月開始,小店區(qū)實施了太榆退水渠沿線水污染治理項目,太榆退水渠主線管網(wǎng)在今年6月底全線通水,周邊19個村的污水通過截污納管,全部流入汾東污水處理廠處理,而不再排入太榆退水渠。
相比于之前的太榆退水渠沿線水污染治理項目,此次實施的為太榆退水渠水質提升項目,由“治理”變?yōu)?ldquo;提升”,不僅僅意味著環(huán)境治理的內容之變,更是水質改善目標的進一步躍升——通過在河道內設置沉砂池以及安裝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凈化河道內因雨污分流不徹底而匯入的少量污水,確保水中COD、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指標達到國家地表水Ⅲ類排放標準。
工程初步估算投資額約1.7億元,將實現(xiàn)日處理污水13萬立方米,預計在明年太原主汛期來臨前完工。膜曝氣生物膜安裝的長度達到8.3公里,全部鋪設在河道底部,并不影響泄洪。
2023年11月30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黃河”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省級工程總計52個項目,總投資約300.6億元。根據(jù)省紀委在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黃河”專項政治監(jiān)督會議中對我市工程項目提出的意見,結合各項目單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今年1月,我市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針對性優(yōu)化調整了工程。調整后,項目總數(shù)不變,仍為52個,估算總投資調整為220.03億元。
目前,我市“一泓清水入黃河”52個省級工程,已全部開工,開工率100%;開工項目中,已完工26個,完工率50%,完成了省政府要求的“開工率100%、完工率達到50%”的目標。
目前,全部完工的26個省級工程包括:汾河流域生態(tài)治理(婁煩縣干流段)、太原韓武村國考斷面水質改善工程——太榆退水渠沿線水污染治理項目、金世紀陽光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
凈化工程、晉陽湖湖體及岸線周邊生態(tài)治理工程、汾東污水處理廠配套工程一期工程——汾東廠至晉陽廠聯(lián)絡管工程、東暗涵入汾水質提升工程等。
讓我們共繪云淡風輕、天藍水碧、鄉(xiāng)愁依依的美麗太原新畫卷!
原標題:預計再投1.7億元治理太榆退水渠,這26個已完工治水項目催生太原更美蝶變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