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野象群北遷,持續(xù)暴走500公里,引發(fā)了國內外高度關注。原本棲息于西雙版納的野生象群為何一路北上遷移呢?有推測是因為象群首領“迷路”導致的,也有推測它們是為了尋找更適合生存的棲息地。當然,相比追究野象遷徙背后的原因,確保人象安全才是首要任務。
亞洲象數量稀少,幾乎瀕臨滅絕,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雖然這批野象群暫未造成人員傷害,但是象群在遷徙途中對人居環(huán)境、農作物等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人類安全也面臨著威脅。如何在不傷害大象的前提下確保人象兩相安,成為政府和相關部門共同面臨的難題。
為了加強對北移象群的安全防范,云南省及時成立省級指揮部,只要是象群所到之處,政府和民眾都積極配合,監(jiān)測布控、交通疏導等工作有序進行,保護象群安全,確保遷徙路線上民眾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向世界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獲得了外媒稱贊。
目前,云南象群已改變遷徙路線,總體連續(xù)向南移動。在這次象群遷徙保護工作中,智慧安防技術的應用,更是展現出了中國在野生動物保護、應急處理機制方面的硬核實力。
無人機監(jiān)測系統(tǒng)
現場指揮部同時派出多個追蹤團隊支援無人機監(jiān)測,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測象群活動軌跡,實時掌握象群情況,及時發(fā)布預警。
由于雷雨天氣居多,還有遷徙途中離群單獨行動的野象,追蹤監(jiān)測難度不斷加大。即使是風雨雪、霧霾等惡劣天氣影響,搭載紅外熱成像儀的無人機也能夠輕松探測和識別目標,為象群保護工作提供了便利。
監(jiān)測預警平臺
據悉,2020年,亞洲象監(jiān)控預警平臺已正式運行,該平臺集智能視頻監(jiān)控、智能廣播系統(tǒng)預警、紅外相機監(jiān)控等功能于一體,目前針對亞洲象這一物種的識別率已提高至96%,從前端設備識別后僅需12秒,便可將亞洲象活動照片及地理位置等預警信息發(fā)送到特定人群的手機上,收到預警信息后可及時回避,避免引發(fā)人象沖突。
保護野生動物 安企在努力
其實,利用智慧安防技術保護野生動物早有先例。2018年,??低暠阋蜒邪l(fā)應用于高寒高海拔無人區(qū)的視頻科技產品,助力綠色江河斑頭雁保護行動。
2019年,??低晹y手世界自然基金會,搭建生活習性巡護系統(tǒng)、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巡護系統(tǒng)和無人機智能巡護系統(tǒng),只為更好地保護江豚這一瀕危動物。
2020年,??低曔\用視頻科技對遠在南非干斯拜地區(qū)的企鵝進行了保護,并通過向公益組織免費開放AI技術能力,以實際行動參加到公益行動中。
2021年6月5日,正值世界環(huán)境日,??低曉谝獯罄靡曨l技術救助瀕危海龜物種,助海龜重返沙灘。
雖然云南象群遷徙之謎還未解開,但是相信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和科技的助力下,這批象群一定能安全到達它們的目的地,居民們也能安然無恙。
原標題:科技加碼野生動物保護 凸顯智慧安防實力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