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


萬億級藍海待啟 儲能路徑奔向多元化發(fā)展

2023-03-01 10:59:04來源:智能制造網整理 閱讀量:152 評論

分享:

  隨著雙碳目標的持續(xù)推進,各地加大新型儲能發(fā)展研究力度,制定專項規(guī)劃或者在相關能源規(guī)劃中明確新型儲能發(fā)展目標,通過開展省級試點示范、制定補貼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發(fā)展。此外,能源企業(yè)、社會資本等各種投資主體對于新型儲能的投資熱情高漲,加快了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和落地進度。
 
  所謂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
 
  那么,相對于傳統(tǒng)儲能,新型儲能有哪些特點呢?
 
  建設周期短
 
  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周期通常為6至8年,新型儲能中的電化學儲能項目建設周期為3至6個月,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建設周期一般為1.5至2年,可以看出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周期短。
 
  選址靈活
 
  傳統(tǒng)的儲能項目選址容易受限,以抽水蓄能電站為例,抽水蓄能電站通常需要布局在地勢落差較大的地方,而新型儲能項目環(huán)境適用性較強,體量上可大可小,可作為抽水蓄能的增量補充。
 
  調節(jié)能力強
 
  新型儲能中的電化學儲能反應較快,可實現(xiàn)毫秒級的響應。根據當前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和虛擬電廠調節(jié)負荷作用有限等情況。
 
  技術路徑多元化
 
  2022年以來,儲能行業(yè)利好政策不斷,既有國家層面明確大力發(fā)展新型儲能電站,又有各省紛紛要求新能源強制配儲并給予儲能電站補貼。技術方面也取得一定進展,兆瓦級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技術逐步成熟;氫儲能、熱(冷)儲能等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取得突破。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fā)展實施方案》指出發(fā)展新型儲能要按照“市場主導、有序發(fā)展”的基本原則,確立新型儲能獨立市場地位,并提出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意味著新型儲能不再只作為火電廠的輔助參與調頻,可以獨立參與并網調度、交易結算等。
 
  2023年2月2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發(fā)布《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共出臺205項新型儲能標準。
 
  當前,國家政策鼓勵不同技術路線“百花齊放”,新型儲能的技術路線正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趨勢,預計電化學儲能、火電與核電機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規(guī)電源的新型儲能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興旺寶裝備總站”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興旺寶裝備總站”。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興旺寶裝備總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來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