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


當前位置:興旺寶>資訊首頁> 地方新聞

廣東深入開展甘蔗生產機械化“補短板”工作調研

2022-04-02 11:01:24來源:廣東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閱讀量:135 評論

分享:

導讀:3月28日,廣東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組建甘蔗全程機械化技術“輕騎兵”隊伍調研組前往湛江雷州市,為落實廣東省甘蔗生產機械“補短板”等有關工作進行調查和研究,重點研討和實地考察“切段機收原料蔗榨前預處理技術與裝備”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3月28日,廣東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組建甘蔗全程機械化技術“輕騎兵”隊伍調研組前往湛江雷州市,為落實廣東省甘蔗生產機械“補短板”等有關工作進行調查和研究,重點研討和實地考察“切段機收原料蔗榨前預處理技術與裝備”項目實施的可行性。特別邀請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農業(yè)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專家組甘蔗專業(yè)組專家劉慶庭作為技術指導專家一同前往,湛江市農業(yè)農村局、雷州市農業(yè)農村局、洛陽辰漢農業(yè)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君實糖業(yè)有限公司、湛江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此項工作。
 
  “機械化生產是糖廠唯一的出路”湛江君實糖業(yè)有限公司鄭峰一直強調。機收甘蔗含雜率高一直是糖廠拒收的先決條件,進而導致農民對機收的抗拒。因此,在傳統(tǒng)制糖工藝難以改進的情況下,對機收蔗榨前降雜處理顯得尤為重要,也成了此次甘蔗機械化“補短板”工作的切入點。
 
  “甘蔗生產機械化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問題,各方面都存在短板”湛江市農業(yè)農村局陳小河如是說。為推動廣東省甘蔗機收率的提高,當?shù)刂鞴懿块T一直嘗試各種推進方式,曾創(chuàng)建了全國聞名的甘蔗生產“湛江模式”并進行推廣。“找準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痛點”、“堵點”、“立腳點”,才能逐個突破,全面推進”湛江市農業(yè)農村局關國勝總結道。
 
  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劉慶庭提出:“‘補短板’項目的推進,須因地制宜,綜合考慮資金和各方面的技術改進,分階段實施,針對性地開展新機具的研發(fā)、應用和推廣。”劉教授同時作為廣東省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甘蔗組組長,當仁不讓成為了“輕騎兵”隊伍的首席專家,為廣東甘蔗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保駕護航。
 
  “只有深入到基層,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調研組經過實地考察后總結道,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做好基層調研工作,通過現(xiàn)場看、當面聽、直接問的“解剖麻雀”的調研方式,才能放心開展項目。
 
  廣東省甘蔗種植絕大部分集中在粵西湛江地區(qū),湛江屬于低臺地地區(qū),農田坡度都在10°以下,其中60%以上農田為6°以下緩坡地,30~40%農田為6°~10°的坡地,大部分蔗地都適合中型以上機械作業(yè)。2019/2020榨季,全省主產區(qū)甘蔗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約50%,其中機耕率93%,機種率40%,機收率僅為5.5%。逐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廣東省甘蔗機收率進展緩慢。“甘蔗收獲機化進展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包括蔗地宜機化程度、甘蔗種植機藝融合程度、甘蔗收獲機的適應性和性能、糖廠和農戶接受意愿等等。”這是多年來政府、機企、種植戶、糖廠一直糾結而無法系統(tǒng)破解的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興旺寶裝備總站”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興旺寶裝備總站”。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興旺寶裝備總站)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來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